提起房地產投資,一般人都會想起買樓、買商鋪等常見投資選項,很難想像看似與投資扯不上關係的社會福利房,竟是愛爾蘭近年最備受矚目的投資選項之一。
根據世邦魏理仕集團(CBRE)於2021年5月發表的市場報告,愛爾蘭福利房市場持續獲得多宗大額買賣,包括由Ardstone Capital集團以4.5億歐元購買的一系列專案,以及已和都柏林市議會簽訂長期租賃協議、位於Blackhall Street的39個福利房公寓,買入價為2,000萬歐元。
CBRE續指出,多個年金基金(Annuity Funds)及影響力基金(Impact Funds)正密切關注福利房市場,尋求投資機會,因此預計市場將繼續保持暢旺。為何這麼多的機構投資者,均看好愛爾蘭福利房的發展潛力,前赴後繼入市?
根據愛爾蘭政府於2020年11月公佈的最新數據,目前愛爾蘭有多達61,880個家庭排隊等候入住福利房,而全國僅有9,028個單位正在興建當中,供應遠遠不及需求,造成當地一屋難求的現象。去年COVID-19疫情,對全球建造業造成打擊,愛爾蘭亦不例外,故CBRE估計,福利房的輪候人數或將繼續增加。
愛爾蘭福利房供求失衡並非一朝一夕,其主要原因可追溯至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。當年不少投資專案因資金鏈斷裂而終止,導致房地產供應量一落千丈,雖然近年開始回升,但仍不足以應付如此龐大的需求。
近年愛爾蘭經濟迅速增長,連續6年領跑歐元區經濟發展,外來人口大量湧進這個歐洲新金融中心,尤其是首都都柏林,房屋租金隨之水漲船高,進一步推動福利房需求。
政府長期租賃計畫
為了增加福利房供應量,愛爾蘭政府於2016年推行名為“重建愛爾蘭戰略計畫”(Rebuilding Ireland)的大型房屋發展計畫,耗資達6億歐元,其中一專案標,便是於2021年年底前提供50,000個新落成福利房單位,解決燃眉之急。50,000個單位當中,33,500個由政府興建,6,500個於市場購入、其餘10,000個則透過簽訂長期租賃協議取得,簡單來說,即愛爾蘭政府出資,鼓勵私人開發商興建房屋,然後租給政府用作福利房。
一般長期租賃方案,租賃期為10-25年,愛爾蘭政府將支付市價80至85%的租金。租金每3年“年檢”一次,以歐盟通用的“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(HICP)”作調整指標,即是與通脹掛勾,確保簽署協議的開發商能享有市價水準的租金收入。
為了進一步增加計畫的吸引力,愛爾蘭政府於2018年推出了加強版的長期租賃方案,提供25年強化租賃協議,租金由市價的85%增加至95%,相應地開發商必須一次性將最少20個新落成單位租給政府,及負責物業的日常維護管理。
有愛爾蘭政府作後盾,支付長達25年租金,從投資角度而言,這無疑提供了極高的投資穩定性,也解釋了為何養老基金和年金基金等機構投資者,均希望從開發商手中購入這些與政府簽訂了長期租賃協議的福利房。然而,投資福利房的好處還遠不止於此:
不需要向住宅租賃委員會註冊
根據愛爾蘭法例規定,物業擁有人必須向住宅租賃委員會(Residential Tenancy Board)登記租約,每個租戶的登記費為 90 歐元,沒有按時登記者須支付180歐元的罰金。然而,福利房強化租賃協議並沒有這項要求。
不需要負責物業的維修管理
愛爾蘭政府於計畫內表明,物業擁有人(即放租人)只需負責租賃期首6個月的日常維護管理,其後將交由市議會或政府認可房屋團體負責,省了不少麻煩。*不適用於強化租賃協議方案。
不需要擔心物業空置
對私人物業擁有人而言,租客退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,不僅暫時失去租金收入,還得自掏腰包委託代理招租。至於福利房,先不說空置機率何其低(看看那驚人的輪候人數),要是單位真的空置,愛爾蘭政府也會繼續支付租金。
不需要繳交物業稅
假如福利房租賃期超過20年,物業擁有人便無需繳交物業稅,繳稅責任將由市議會或政府認可房屋團體承擔。